为深入实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教学基本功大赛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结合学校关于举办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通知相关安排,学院决定举办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暨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预选赛,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勇担时代使命,争做大国良师
二、大赛领导小组
组长:吴晋峰 薛 东
成员:翟全国 贾颍辉 丁立平 刘成辉 肖新军 张 伟 杨小刚
秘书:崔悦怡 高 月
三、参赛对象
学院35岁以下(1987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专任教师(含师资博士后)必须参加,35岁以上教师自愿参加。已获得前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者不再参加校级决赛。
四、大赛内容
参赛教师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教学大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科学、合理地将“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育人和育才相统一。
五、大赛安排和形式
(一)示范课观摩
内容:观摩学院3-5位教学能力突出教师的示范课。
时间:2022年9月下旬-10月上旬(具体时间地点后续通知)
要求:学院35岁以下专任教师(含师资博士后)必须参加示范课观摩活动,35岁以上教师自愿参加。
(二)比赛环节
1. 比赛分组:中文组和全英语组。
2. 比赛时间和地点:后续通知。
3. 比赛环节及内容:
A. 教学设计方案(10分):为授课时长50分钟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教案”,比赛前一天提交给学院教学秘书。
教案内容主要包括:
(1) 课程的一般信息(教学对象、课程名称、课程类型、主讲教师);
(2)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学情分析;
(4) 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措施;
(5) 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描述;
(6)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7)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8) 教学改革与创新;
(9) 课件或板书设计;
(10) 课程思政设计及实施: 参赛教师对课程主要内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包括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思路和全部项目具体设计方案,体现课程思政目标与主线、提炼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思政素材、实现路径与方法、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等。
B. 教学展示(65分):根据已准备的50分钟教案,选定一个选题进行15分钟的教学展示。
课程思政要求: 要体现课程思政元素及相应思政素材、课程思政融入方法与实施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课程思政要求,体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高阶性,素质目标的价值引领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创新性、挑战性、互动性。
C. 现场答辩(20分):在教学展示活动结束后,现场回答专家提问5分钟,专家提问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改革新理念与方法、选手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技巧、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
D. 粉笔字书写(5分):课堂教学展示和现场答辩结束后,参赛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在指定参赛教室用粉笔书写一段文字。
六、奖项设置
中文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5名;
全英语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优秀组织奖:2名(奖励教工党支部或教研室)。
学院将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在学院年终奖酬金分配中给予一定程度的体现,并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各类课程思政和教学教改项目,中文组一等奖和全英语组一等奖获奖者推荐参加学校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七、相关要求
(一)学院35岁以下青年教师(附名单)务必高度重视此次大赛,精心准备教案和教学过程,尤其是课程思政的融入设计,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切实提升教学水平。
(二)各教工党支部和教研室要广泛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全力为本支部和本教研室青年教师赛教提供支持保障,确保取得好成绩。
(三)各教工党支部要对青年教师的参赛内容认真审核,确保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学院35岁以下专任教师(含师资博士后)名单
